新闻中心

宁强县以非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载体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5-10-20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巴山区,是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与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近年来,宁强县以非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两大核心载体,积极探索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实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共进。本文将从资源优势与发展基础、非遗体验与文化创新、生态旅游与绿色转型、文旅体融合与产业升级四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系统分析宁强县在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中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成效。通过对宁强县的案例剖析,可以看到该县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体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山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宁强样本”。

一、资源禀赋突出与发展基础坚实

宁强县地处秦岭与巴山交汇地带,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重要生态屏障。境内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汉江源头生态旅游区等丰富的生态资源,这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宁强县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巴文化、羌文化、汉水文化在此交融,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色。

在非遗资源方面,宁强县被誉为“巴山民俗文化之乡”,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羌族年”“巴山背二歌”“宁强羌绣”等。这些非遗项目不仅体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与民族智慧,更成为宁强县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丰富的非遗资源与生态优势,为宁强县打造文旅体融合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近年来宁强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提升公共服务配套。随着西成高铁、汉宁高速的贯通,宁强逐步融入“大西安旅游经济圈”,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凸显。这种基础条件的改善,为非遗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二、非遗体验赋能文化创新发展

宁强县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注重“活态化”展示与“体验式”传播。通过打造非遗体验基地、开设研学课堂、举办巴文化节、羌年庆典等活动,推动非遗从“展品”走向“产品”、从“记忆”走向“体验”。游客可以亲身参与羌绣制作、羌族歌舞表演、传统美食制作等活动,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魅力。这种互动式传播方式,不仅提升了游客参与感,也增强了非遗的社会影响力。

宁强县以非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载体推动文旅体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

在传承与创新结合方面,宁强县积极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文创产品融合,催生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创品牌。例如“宁强羌绣”产品从传统服饰拓展到家居、饰品、旅游纪念品等领域,形成了集设计、制作、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通过非遗元素与现代审美的融合,传统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实现了从“文化遗产”到“文化生产力”的转变。

同时,宁强县注重非遗与体育、演艺、教育的跨界融合。例如,在巴山大峡谷景区举办“非遗+体育”特色活动,将羌族舞蹈与健身操、徒步赛事结合;在学校中设立“非遗课堂”,让青少年在学习中传承民族文化。这种多元化传播路径,使非遗走出博物馆,走进生活、融入时代,推动文化的持续创新与活态传承。

三、生态旅游引领绿色转型发展

宁强县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汉江源景区、青木川古镇、巴山大峡谷为代表的生态景区,通过科学规划与生态修复,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在旅游开发中,宁强县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控制建设规模,推行绿色运营模式,让生态成为永续发展的底色。

在旅游产品创新方面,宁强县推出了“生态观光+康养体验”“自然研学+户外运动”“乡村民宿+非遗体验”等新型旅游业态。例如,青木川古镇的生态民宿项目结合羌族建筑元素与现代舒适设计,成为游客体验“慢生活”的理想目的地。同时,宁强县还推出森林康养、生态摄影、山地骑行等特色项目,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旅游吸引力与综合收益。

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宁强县积极推进“数字文旅”建设,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实现游客流量监测、生态环境预警、服务信息推送等功能。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宁强县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旅游服务质量与管理效率,助推生态旅游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方向。

四、文旅体融合推动产业协同升级

宁强县深刻认识到,文旅体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县域以“文化+旅游+体育”三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体促旅”的融合格局。通过举办“秦巴山地运动大会”“羌族风情运动节”“巴山生态徒步赛”等活动,把体育赛事、文化演艺与旅游体验紧密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与运动爱好者,形成了集文化传播、体育竞技、旅游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效应。

在产业布局上,宁强县推动“体育+旅游+非遗”模式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文旅体融合产业链。例如,在巴山大峡谷设立户外探险基地,结合羌族民俗表演与非遗市集,打造兼具观赏性与参与性的综合体验空间;在汉水源景区推广生态徒步与民族文化展演相结合的活动,既丰富了游客体验,也延伸了旅游消费链条。

此外,宁强县重视政策引导与品牌培育,制定文旅体融合发展专项规划,完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通过培育“宁强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等品牌项目,宁强逐步形成了以非遗文化为魂、生态旅游为体、体育产业为翼的融合发展体系,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总结:

宁强县以非遗体验和生态旅游为核心抓手,探索出一条文旅体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宁强县坚持文化自信与生态优先并重,注重产业创新与满贯体育团队群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了文化保护、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和体育推广的多赢格局。这种模式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宁强县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深化非遗与生态、文化与体育、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文旅体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通过持续推动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宁强县必将成为展示秦巴文化魅力与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为全国文旅体融合发展提供宝贵经